第二十七章 群像 (求收藏~)-《气吞大明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来宗道就省了这番虚假客套,余光瞥着不远处小桌上有些狼藉的四副碗筷,暗自有些心惊。

    悄悄看着软塌上不动声色的崇祯,默默警醒自身:‘这位新皇帝的手段……不可小觑!’

    等了一会儿,崇祯觉得差不多了,看着黄立极道:“卿家,刚才杨卿家那道奏本,你看过了?”

    黄立极神情正色了一下,沉默片刻,道:“陛下,杨景辰此人,履历敦厚,品行出众,是有能力担任阁臣的,他如此自谦,怕是有些妄自菲薄。”

    崇祯看着黄立极,又瞥了眼来宗道与钱龙锡,不禁心里暗道:这黄立极三人,现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,与魏忠贤、与阉党,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?

    他刚才在与王永光三人的对谈中,从曹于汴那知道,魏忠贤杀辽东经略熊廷弼,是因为黄立极深夜给魏忠贤写了一张纸,这才让魏忠贤下定决心,杀了熊廷弼。

    ‘来宗道,钱龙锡,与魏忠贤与阉党又是什么牵扯?’

    崇祯猜不透,这几人,不像冯铨,崔呈秀,周应秋那边赤裸的不要脸,与魏忠贤,与阉党的关系外人很难猜透,毕竟,他们是当朝阁臣,位高权重,多少还要些脸。

    “卿家说的是,”

    崇祯不动声色,道:“那卿家与杨卿家说说,就说朕不准,让他不要再上了,哪怕上三次,朕还是不准,就这么定了。”

    来宗道见崇祯不准杨景辰自辞,心里暗松,这意味着,‘东林韩癀’不能复起,东林党暂时就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!

    自然,意味着,他们暂时是安全的。

    “臣领旨。”黄立极抬着手,枯瘦的脸上,除了肃色,没有其他情绪。

    来宗道与钱龙锡,自始至终都站在他身后侧,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“三位卿家,还有什么事情要奏禀吗?”崇祯接过曹化淳递过来的茶杯道。

    黄立极没有说话,来宗道抬起手,道:“回陛下,臣等商议了陛下的登基大典,明年改元的年号,以及先帝下葬的仪程与时间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拿出一道奏本,递给崇祯。

    崇祯接过来,打开看去,就看到了奏本上拟定的几个年号,‘崇祯’二字赫然排在第一个,而后是他的登基大典,定在下月初二,也就是九月初二。而天启的下葬日期,则定位十月十六,葬于德陵。

    崇祯仔细思考一阵,忽然微笑着道:“年号就崇祯吧,其他的都依照来卿家所奏。对了,来卿家,这是你们昨晚在黄卿家府里商量好的?不到半个时辰就商量了这么多事情吗?”

    来宗道完全没想到,崇祯会知晓他深夜去黄立极府邸的事!

    在这个特别的时间,这种事是极其敏感的!

    他心头骤慌,脸色却是如常,道:“回陛下,这些,是早就在商量的,昨日去元辅府上,是为了商量黄河赈灾一事,由于事态过于紧急,臣等不敢耽误。”

    崇祯刚才的话,其实就敲打、试探这三人。

    见这三人表情几乎没有多少变化,暗自腹诽:倒是练了一副好脸皮。

    崇祯喝了口茶,转而就道:“来卿家辛苦,不过,凡国政大事,当于内阁定议,不可私下而决,以免朝野非议,有损来卿家等声誉。”

    来宗道连忙抬手,道:“臣谨遵圣喻。”

    崇祯见黄立极始终不露情绪,越发看不懂这个首辅,心里念头转动,忽然道:“曹于汴一案,朕仔细看过了,没有什么证据,起因是言官弹劾,后面炮制的证据,牵强附会,含沙射影,不足以定罪,首辅,朕命你汇三司,为曹于汴翻案。”

    “臣领旨。”黄立极没有任何犹豫,抬手就道。

    “好,那就这么定了。”

    崇祯深深的看了眼黄立极,道:“没有其他事情,三位卿家就去忙吧。值此多事之秋,三位卿家务必戮力同心,稳住大局,不可生乱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领旨,告退!”黄立极,来宗道,钱龙锡三人神色如常的抬手,而后缓步退出去。

    崇祯一直目送三人走出去,拿起茶杯,慢慢的喝了一口,自语的道:“曹于汴是崔呈秀构陷的,崔呈秀又与黄立极不合,你们阉党内部斗起来那就最好不过……啧……忘了……应该将杨景辰也加进去……崔呈秀应该恨极了杨景辰……”

    崇祯脸上有些可惜的摇了摇头,旋即满脸笑容的拿起身旁的奏本,再次看起来。

    崇祯还没看到多少,曹化淳就端着一叠奏本进来,轻声道:“皇爷,通政使司刚刚派人到司礼监的奏本。”

    崇祯看的入神,头也不抬的随口道:“都是些什么?”

    曹化淳低着头,道:“皇爷,都是弹劾首辅黄立极的。”

    崇祯下意识的哦了一声,随后猛的抬头,道:“弹劾黄立极的?都是?”

    崇祯看向曹化淳举着的盘子,起码有十多道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